今天是:
通知公告
您当前位置:首 页 >  技术推广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完整的计量体系是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 
【 字体: 】【打印此页】  日期:2012/7/10
  浏览次数:8977

  

完整的计量体系是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

杨爱民   广州弘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前言

在指导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和企业的领导人对计量工作有不正确的看法,对建立计量体系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认为,计量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也有的认为增加计量仪表和计量工作人员会增加成本,增大计量过程中的消耗,还有的认为企业是我的,只要知道消耗的总量就可以了。种种的错误认识和想法导致了计量工作落后于生产,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严重的影响到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没有比较完善的计量体系就无法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中各种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也就无法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企业对建立完整的计量体系有错误的认识,其主要原因有:

1、            现有的计量仪表布局不合理,没有发挥计量仪表的应有作用。因此,也就无法体现出计量体系的作用和重要;

2、            现有的计量系统不健全,计量数据的记录和统计不能客观的反应和描述生产实际情况,使人感到计量体系可有可无;

3、            对已获得的计量数据不会或者不善于分析,不能通过计量数据发现问题。因此,认为可以满足总体的成本计算就可以了;

4、            企业仍然处在粗放型管理,没有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车间以及不同的工段进行成本考核。

笔者针对纺织企业的实际问题,就建立完整的计量体系,尤其是计量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2清洁生产审核中的计量

在清洁生产审核中,所需要的数据是大量的,并且根据各个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数据。各个阶段需要的数据分别论述如下[1,2]

1. 清洁生产审核各阶段的数据

审核阶段

所需数据

数据来源

预审核

近三年企业的产量、设备数量、原材料消耗量、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环保设备完好程度

企业的统计报表、原始记录

审核

审核重点的设备数量、物料输入输出、产品(含中间产品)的单耗

统计报表和原始记录

典型生产过程物料输入输出、各物料的平衡

现场实测

方案产生

和筛选

与清洁生产方案相关的工序、工段和设备的数据,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浓度等

从统计数据计算、推理,部分需要实验支持

可行性分析

市场调查数据、生产试测数据、实验室研究数据、项目预算

市场调查、试验数据分析、预算

方案的实施

方案实施前后的经济和环境数据

实测、原始数据统计

在清洁生产审核各个阶段中所需要的数据略有不同。

3计量体系

从上述的论述中可见,在清洁生产审核中需要相当多计量数据,并且有不同的精度要求。因此,要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必须建立完善的计量体系。

简单的归纳起来,完善的计量体系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和流向进行统计和分析系统。计量体系应包括计量对象、计量仪表的选择和布局、计量仪表的准确度、计量数据的记录和统计、计量数据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决等。

3.1计量的对象

在完善的计量体系,计量的对象应该包括有能源和各种原材料。表1中列出在纺织染整企业中需要计量和统计的物质以及种类。

2. 纺织企业需计量的物质和种类

物质

种类

新鲜水量、回用水量、各车间用水量和废水量、等等

燃料

蒸汽锅炉耗煤(油)量、热油炉耗煤(油)量、柴油发电机耗油量、等等

蒸汽

产生总量、各车间消耗量、蒸汽压力、输送系统损耗、等等

输入总量、变压器效率、车间耗电量及变化、主要耗电设备的利用率、等等

压缩空气

输出总量、输出压力、各个车间消耗量、等等

物料

输入量、各车间消耗量和废物产生量、各主要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等等

可以将生产过程的物料消耗和流向简单的归纳成五个流,即水流、蒸汽流、电流、压缩空气流以及物流。

3.2计量仪表的布局

从生产过程以及企业管理的需要,将消耗的物质分成合理消耗、合理损耗、不合理消耗和不合理损耗等几个部分,还可以分成生产消耗、非生产消耗。将消耗进行分类,并统计出各种不同的消耗是评价管理水平的依据,也将为改进提供方向。而计量仪表的布局就决定了能否计量或统计出各种的消耗,也就决定了计量数据的使用。从以下几个示意图可以说明计量仪表的布局对各种消耗计量的影响。

1. 布局1示意图

如果全厂只装表a,就不可能对车间和生产设备(线)进行计量和考核,实际上也无法对各个不同产品的消耗量进行统计。

布局2(见图2)可以对各个车间进行计量和考核。如果两个车间生产的产品不同,就可以得到每个产品的单位消耗量。如果两个车间是上下工序关系,可以得到各工序单位产量的消耗量。两个车间的仪表布局不同,在计量上也有差异。车间2的仪表布局只能对车间2生产消耗进行计量,没有包括了车间2办公、实验室等非生产消耗进行计量和统计。车间1的仪表布局就包括了生产和非生产的消耗。另外,表a与表bc之间的差值是全厂输送系统损耗。

布局2还不能对各个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进行计量和统计,车间内输送系统产生的损耗也无法知道。

 

2 布局2示意图

3的布局实际上是对设备进行分组设置仪表。这种布局可以比较清楚地反应生产线和设备组的消耗情况,可以计算出车间内输送过程的损耗,还可以计算出各个产品的消耗量。

 

3 布局3示意图

4的布局是最详细的安装方式。它对每台设备以及生产线每个工序都有计量,可以计算出各个产品各个工序的消耗量。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各个部位的损耗情况。但是,这种布局所需要的经费较多,在具体实施过程也会存在一些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仪表的布局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主要产品的消耗量,能够反应主要工段或工序的消耗量;

2、能够反应主要的损耗情况;

3、对耗量较大的设备、生产线以及设备组进行计量。

 

4  布局4示意图

3.3计量数据的记录和统计

当计量仪表布局确定以后,数据的记录和统计也是十分重要。它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影响到统计结果的运用。影响数据记录的主要因素两个。第一,仪表的种类和型号。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较详细的论述。在此,不作讨论。第二,记录的时间。记录时间的影响程度与消耗量的变化规律有关。

消耗量与生产时间关系可以归纳成为三种。

1,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量的变化基本平稳,在20%以内变化。见图51线。记录时间的变化对实际结果的影响较小。

2,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量的变化具有几个高峰和低谷,峰谷差异较大,约40%。见图52线。记录时间的变化对计量和统计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每天记录和统计的时间不应该相差太大。

3,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量的变化只有一个高峰。见图53线。记录时间的不确定对计量和统计结果有着严重的影响。最好每天记录时间相差在一个小时之内。

 

5 消耗量与时间关系

3.4计量数据的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所统计和计量的数据都反映如下的关系:

 

6 物料消耗系统示意图

从物料消耗系统,计量数据的分析应达到三个目的:

1、清楚地知道原材料和资源是如何消耗的

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计量仪表的布局。做好计量仪表的布局,根据各个物料消耗系统中,计算出各自的消耗量才可以清楚地知道原材料和资源是如何消耗的。

2、清楚地知道原材料和资源的消耗是否存在问题

原材料和资源消耗是否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的损耗是否合理。任何一个生产,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损耗是否合理,不合理就必须寻找原因,进行改进。二是生产的消耗是否合理。检验生产消耗是否合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计算单位产品的消耗量。在计算单位产品消耗量时,应该注意产品品种的变化、生产时间的不同、原材料质量的差异等等情况。反过来,统计数据的变化正好说明是由这些因素的变化所引起。

3、清楚地知道可以在哪里可以削减原材料和资源的消耗,如何控制不正常的消耗和损耗

在上述两个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就可以发现原材料和资源能削减的工序、部位以及工位,就可以对原材料和资源的消耗进行控制和削减。实质上,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提供工作的方向,为解决问题寻找出途径。

3.5实例分析

以一个染整厂的整理车间为例,说明计量体系的作用。

该厂的整理车间是包含有烧毛、煮漂、丝光、定型、轧光以及相关辅助生产。主要耗能设备配有在线计量仪表,即在生产结束后,可以立即显示水、汽和电的消耗量。同时,该车间也设有独立的计量仪表。图7表示了该整理车间的计量仪表布局情况。

 

7计量仪表的布局图

我们统计了一个时间段生产的能耗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计算出平均百米消耗量。同时,也对若干个生产批次的生产进行详细的跟踪。跟踪的生产批次全部是一次性成功的生产,也将数据计算出百米消耗量。两组数据列入表3

3  整理车间两组能耗数据的对照

项目

水耗

(吨/百米)

汽耗

(吨/百米)

电耗

kwh/百米)

平时平均值

1.29

0.127

10.96

跟踪平均值

0.94

0.120

9.25

通过两组数据的对照,有以下的讨论:

1、平时平均值比跟踪平均值的水耗量增大约37%。其原因是平时生产中还包括了了设备洗涤用水和不合格品的返工用水。

2、平时平均值比跟踪平均值的汽耗量增大约5%。这包括了一部分输送过程中正常损耗,也含有因返工造成的消耗。

3、平时平均值比跟踪平均值的电耗量增大了18%。这是产品返工和试车等造成的。

通过对照和分析,可见要削减各种资源的耗量,应该减少设备的洗涤、提高工艺一次性成功率、减少能源输送过程损耗。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改进的清洁生产方案。

4小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论述,笔者认为可以对企业的计量体系做一些小结

 1、在每个企业都安装了计量仪表,都有一定的记录和统计制度。但是,这不能说明已经建立了完成的计量体系,不一定能够满足清洁生产审核的需要,不一定符合现代管理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逐步地建立起完善的计量体系。

2、从经济方面来看,增加计量仪表的安装,增加统计人员,会增大部分成本。但是,完整的计量体系有利于加强日常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还为削减成本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因此,从长远利益来看,建立计量体系所增加的成本完全可以从节约和削减的成本得到补偿,会得到更加可观的经济回报。

3、根据清洁生产审核对统计数据的要求,可以看到,没有完整的计量系统使不可能完全满足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因此,就不能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做好。

4、为了使已建立的计量体系能够坚持下去,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相应的成本控制和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5、计量系统的建立有赖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建立计量体系的过程中,要将员工素质的培养工作同时进行,以保证计量体系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编 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 199612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清洁生产审计培训教材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17

 



返回列表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121号20I(东建大厦20I) 电话:+86-757-82560107 / 82560109 传真:+86-757-82560109
版权所有(C)佛山市清洁生产与低碳经济协会
粤ICP备20006041号  

粤公网安备44060402001654号


网站建设:经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