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热泵技术推广应用 培育热泵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之三 |
【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此页】 日期:2025/4/10 浏览次数:323 |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5〕313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热泵推广应用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对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热泵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热泵是高效的热量生产转换装置,使用热泵替代燃煤燃气锅炉或者电热炉供热,将显著减少化石燃料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近年来,随着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加快,国际社会对热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欧盟把热泵与光伏、风电、电动汽车并列,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四大清洁能源关键技术之一。美国也将热泵作为建筑领域脱碳的重要路径。国际能源署发布《热泵的未来》研究报告,提出推广应用低碳电力驱动的热泵将成为各国实现安全和可持续供暖的关键。
在清洁采暖、节能降碳等系列政策引导下,我国热泵产业快速发展。从市场规模看,据行业协会初步统计,我国空气源、水源、地源、吸收式等4类主流热泵机型过去十年总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6%,2024年总产量约300万台,占全球50%以上。从技术水平看,我国热泵制造企业创新研发力度不断加强,技术实力持续提升,在各国竞相角逐的高温工业热泵领域也实现重大突破,率先实现200摄氏度以下高温蒸汽的稳定供应,并成功应用于酿酒、制药、化工、金属加工等行业。
作为新兴的绿色低碳产业,我国热泵行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社会认知程度不够高,消费者不熟悉热泵的优势;初装成本较高,应用场景不够广泛;高温度、大温差、宽温跨等热泵关键技术仍需要突破等。《行动方案》把握热泵行业发展“窗口机遇期”,进一步加强热泵政策支持,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打造优势新兴产业,为推进我国和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聚焦重点领域,深入发掘热泵应用潜力
热泵未来应用潜力巨大。虽然建筑领域是热泵应用的最主要场景,占热泵行业产值的80%以上,但当前热泵在建筑供暖领域渗透率不足5%,在建筑热水领域热泵市场规模不足燃气热水器的五分之一。在工业领域,近50%的工业能耗以废热形式排放,而工业热泵刚刚起步,在整个工业用热场景中占比低于1%,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了热泵重点推广应用的领域。一是在建筑领域,明确提出支持选用热泵替代燃煤锅炉和散煤燃烧,鼓励热泵规模化供暖和热泵热水器等设备推广应用,进一步打开了热泵应用空间。同时,开展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设备能效评价方法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设备能效标识体系,这将为不同技术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助于引导市场开发更高能效的技术,也有助于消费者做出合理选择。二是在工业领域, |